针对此问题,热线专家表示,秋季种植番茄最容易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该病2005年秋冬,在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地发生,3个月后病株率达95%以上,至2006年6月,温室番茄全部发病。目前该病已经成为本市秋番茄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障碍,导致本市的秋番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
据报道,该病毒病主要由烟粉虱传播。由于秋冬番茄育苗正处于8~10月之间,此时正值烟粉虱大发,诱发严重病毒病。目前尚未发现防治该病的特效药剂,而主栽的98—8、浙粉202等均为感病的品种,因此选用抗病、优质的番茄新品种成为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途径。
2009年以来,从国内外引进近20个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并做了品种间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浦粉102、粉达、宝丽、浙粉701和浙粉702等5个番茄新品种,它们的发病率分别为浦粉102(4%)、粉达(2.3%)、宝丽(4.5%)、浙粉701(9.8%)和浙粉702(7.9%),且具有结果性好、果形圆整、成熟果无果肩、果实表面光滑、粉红果、果大小均匀、裂果少以及田间长势强等特点,适合上海市民的日常消费习惯,可以适当引进做小面积的试种。
此外,根据经验表明秋季栽培番茄,品种发病率的高低与种植基地的栽培管理技术密切相关,建议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密度可适当提高,果实酌情留2~3穗;并加强肥水管理等栽培管理措施,能有效减轻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