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烟缭绕寻故乡

  □ 吴建国

  一

  长兴岛成陆的状态是连片的滩涂,时间在1850年前后。有学者在档案馆里看到了清朝政府对于长兴岛土地围垦的批复,这个时间是1870年。因此长兴岛成陆后有人开垦居住的时间,大概就是这个时候,距今150年左右。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出版的地图上,长江入海口这片区域,是以点状的形式标注的,地名:鸭窝沙。

  海拔高度接近0米,高潮位时,整个岛淹没在汹涌的大潮之下。因此,最初上岛人,下定了与风浪抗争的决心。挑泥筑岸,这是岛上生存的基本手段。堤岸在浅滩上延伸,围的圩越大,土地的面积越大;堤岸越高,能阻挡的潮位越高,人畜庄稼的安全性越高。长兴岛成陆之后吸引了很多人,因为这里围成的土地,没有东海咸潮的侵袭,最适合种植水稻。

  迁来长兴岛的人,大都是贫困农民。到1951年底,政府在做兵源登记的时候,统计的长兴岛人口为七千人。这个原始的人口数据十分宝贵,之后,国家建立了户籍制度,人口的迁徙终止了。贫穷的日子结束在改革开放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实施之后,这个时间,距离他们登录长兴岛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富裕后的长兴岛人突然问自己:我们的老家在哪里?

  在崇明呗。有人回答。

  再仔细想,即使是从崇明岛迁入长兴岛的人,那我们的祖先又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迁到崇明的呢?

  二

  如果把长兴岛的人口构成和崇明岛联系在一起看,这个脉络是清晰的,大致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人口集中输出的地方是江阴和张家港,而这两地的人口来源,主要是句容和郎溪(今天安徽宣城所辖)。句容和郎溪,这片地域在天目山北延伸段上,系半丘陵地貌,这里有茂密的树林和纯净的河流湖泊,土地肥沃。中古时代以后,南京渐渐成了都城,历史上,南京城这里,战争没有停止过,而在南京城南侧100多里的郎溪和东侧50里的句容却成了安全的境地。有史料记载,公元315年,西晋王朝灭亡之际,司马睿逃到南京,他带来的逃难人口有90万人之多,可以想象,当时句容的人口规模。人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向北,向长江边的滩涂要土地。因此,当东边的崇明岛和以后的长兴岛成陆的时候,聚集在长江边的郎溪人句容人就会从江阴和张家港乘船出发,循着这片新生的土地上芬芳的泥土香味,来了。

  而长江以北迁入崇明的人,构成十分复杂,时间跨度很长。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扬州便成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北方的商贩,有今天的北京人、天津人、河北人、河南人、山东人。还有一个因素,是今天我们称为废黄河和淮河的水害,和中原连绵不断的战争,都是难民产生和迁徙的根源。几乎所有逃难的人群选择的方向都是沿大运河向南,这是近两千年来唯一准确的逃难方向。就这样,北方的人口集中在了扬州及扬州周围的高邮泰州到如皋一线。照理说,到了扬州这个天堂一样的地方,人是不愿意离开的,但史料记载,就宋朝一个朝代,扬州就遭到了二十六次屠城。这样的扬州也是危险的,向东,到如皋南通去,到海门启东崇明去,可能是那个时代里人能做的最好选择。

  三

  鲍玉桥,河北香河人,香河在北京通州附近,接近了大运河的终点。他是来上海推销电缆的。在长兴岛上,他看元沙这里的居民,祭祖的方式与他老家一模一样。小鲍十分激动,有一种见到老家亲戚的感觉。特别是年三十晚上,子孙晚辈必须上坟祭拜,放炮仗,烧锡箔,上坟回来后才开始吃年夜饭,而第二天大年初一一早,起床第一件事情,也是上坟祭祖。这是对先人的敬崇,喻意是:从大年初一到年三十,你们都在我们晚辈的心里!

  成娟,安徽宣城郎溪人,她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人,很小就记得家里的做祭祖仪式。在上海工作后,她认识的长兴岛人中,有和自己老家的祭祖仪式和过程完全一样的。祭品:整鸡整鸭红烧肉炒青菜糯米糕点时鲜水果白米饭,就是不能用生长在泥土里的物品,芋艿、山药、土豆等;白酒或者自家酿制的米酒,也是祖宗们的最爱;形式:点蜡烛两支香一把。

  ——这是潘家沙的一户人家在祭祖:酒香飘溢,香烟缭绕,寂静中,连宅地周围的鸡鸭猫狗也没有了声音。这个时刻,让自己和逝去的先人度过一个时辰静默的时光,无言的对话,虔诚的祈愿,不忘默默问先人,我们的老家你们找到了吗……然后,放炮仗,燃锡箔,烧黄纸。

  ——小鲍家住在大运河的岸边,大运河直通扬州,北方的先民顺着大运河来到南方,这也是合理的。河北香河人的这一系血脉是否传到了长兴岛,这还需要科学定性,但祭祖的方式传承到今天,说明,北方汉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宣城郎溪到句容到江阴张家港到长兴岛,这里迁徙的路线是明确的。

  四

  迁到长兴岛的人,都会带着对家乡念想的物品,如石磨、大缸或者一棵树苗。由于都是穷苦人,很少有人带着家谱。来自一个家族或者地域的人,往往会聚集在一个圩里,一条岸上。语言和习俗,是会和他人渐渐融合的,只有祭祖这个仪式,各有各的程序,从不互相交流借鉴,始终保持着一个族群的独立性。

  凭着今天祭祖的方式寻找自己的故乡,这比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比对更加便捷。沿着长江的岸线,去九江、安庆、武汉看看,再比较中原地带的各种祭祖仪式,你大致就能找到自己的故乡。

  长兴岛作为完全移民的行政区划,今天本地人口在三万人左右,这里有十几种祭祖的方式在民间沿用。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长兴岛文化的背景里有崇明文化,有崇明先人开疆拓土的精神品格。如果我们找到了故乡,就一定会把悠久的故乡文化融入今天的长兴岛文化中,可能创造我们全新的未来,因为,文化才是一个人和一个地域的生命实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崇明寻迹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理论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纸上时光
《荷花》
香烟缭绕寻故乡
微叶之美
崇明报绿岛08香烟缭绕寻故乡 2023-07-05 2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