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沈俊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的交警们,为确保辖区内道路安全畅通,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事故审理大队副大队长杜海斌就是其中之一。
“对大多数人而言,春节家人欢聚一堂,走亲访友。但对交警来说,比平时要更忙碌。”杜海斌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有三天班,分别是年初一、年初二和年初六。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10点左右,主要工作是快速处理交通事故。自2009年从警以来,他几乎每个假期都是这么度过,自己和家人早已习惯。
2月17日早晨6点半,杜海斌驾车前往长兴岛服务区(往上海方向)执勤点。
7点20分许,杜海斌来到执勤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边拿出通话器、手机、事故责任认定书等工作物品,边打趣说:“今天,这辆车就是我处理事故的办公室,也是我吃饭的餐厅。”
“警察同志,我的车头被前车的车尾撞了,能帮忙看一下吗?”中午12点刚过,就有市民前来向杜海斌求助。
“后车没有动,前车全责。你们车子的保险是上海的还是外地的?车子准备放哪里修?”勘查现场、认定责任、进行询问、帮助车主通过手机App进行“快处易赔”,从接警到结案,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
“今年春节,在执勤点处理的大多都是这类车辆轻微剐蹭、碰撞的小型交通事故,基本责任认定也比较简单。”杜海斌告诉记者,他也遇到过狡猾的肇事司机。
杜海斌曾处理过一起三车追尾的事故,由于第三辆车没及时刹车,追尾前车,导致三车连环相撞。但当他询问情况时,第三辆车的司机一口咬定是第二辆车的司机先撞了第一辆车之后他才撞了第二辆车。当时该路段没有监控,第二辆车也没装行车记录仪,让杜海斌一时无法判断事故责任。勘查现场的杜海斌忽然灵机一动,通过询问第一辆车的司机,事故发生时有几次碰撞感,认定了事故责任。
“只要够细心,基本都能准确判断。车主如果能装行车记录仪,在发生事故时,就更利于责任认定了。”
“今年春节最让我高兴的是,来找我处理交通事故的市民比往年少了。”据杜海斌介绍,这是因为多年来通过崇明警方的宣传,市民交通安全出行意识大幅提升,错峰出行理念逐步形成。从年初三开始,市民陆续返回市区,春节期间G40崇明至上海路段车流量减少,发生的事故也有所减少。
采访中,杜海斌还说了件趣事。2月6日,一位市民因看了一篇关于杜警官“用匠心换民心”的报道,特意来看望正在执勤的杜海斌,表达了一位崇明百姓对交警的感激之情。
“工作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让我有了满满的荣誉感。”杜海斌表示,作为一名交警,忙碌是常态也是责任,能确保群众安全畅通有序出行,就是节日坚守最大的意义所在。